寶雲治療有效嗎?
很多人會問:寶雲手法是那麼輕柔,是否真的有療效呢?甚至會想:治療師真的正在做些什麼嗎?答案是肯定的。由於筋膜和神經感受器的存在,在治療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東西」在皮膚下進行。
有些人在治療期間會發現身體有許多感覺,感覺的位置甚至不是治療師的手指所觸及的位置。有一些人則沒有(留意到)這些感覺,他們認為所感覺到的是和寶雲治療無關。
雖然寶雲治療像是直接是在皮膚上或肌肉上進行,但其實肌肉周圍的筋膜也會受到影響。筋膜就是像網絡一様在身體內圍繞着肌肉和器官的組織。筋膜是很重要的,它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感覺神經。這些神經會與大腦溝通,讓大腦知道身體的感覺,並促使大腦告訴身體採取行動,如「告訴」肌肉將手遠離高溫的物體,反應也可以不是快速的動作,而是着肌肉放鬆。
寶雲 • 感覺神經
寶雲治療師首先將手指放在身體上,在皮膚上作出輕微的移動。
即使是這些簡單的動作也已經開始刺激皮膚上層的神經受體。
· 梅斯納氏小體(Meissner’s corpuscles) 對輕觸非常敏感,是可以檢測到有東西在皮膚上輕刷的神經。
· 梅克爾觸體 (Merkel’s discs)對持續的輕觸作出反應,並將力度和物質的信息傳遞給大腦。
· 神經末梢 (Free nerve endings)可感覺到很多東西,包括溫度、刺激(觸摸,力度,伸展)和痛楚。
其實在寶雲治療師未作出輕觸皮膚動之前,神經受體和大腦就已經不停的在交流中。寶雲治療主要是透過緩慢而輕柔的手指在皮膚上作「小移動」:輕柔地把皮膚拖或拉動少許,然後施加壓力或輕推到肌肉邊緣,繼而進行緩慢而穩定的一個滾動。
在這幾個動作中,許多神經受體開始運作:
魯菲尼神經末梢 (Ruffini nerve endings)
魯菲尼神經末梢位於皮膚的真皮層,以及許多其他較深的組織中,如韌帶和關節。這些受體負責感覺皮膚上伸展,壓力和受熱。
這些神經感受器僅對穩定和輕度的壓力作出反應,而對快速的則沒有反應。它們對肌肉纖維上的橫向側向的拉伸反應特別好。因此,涉及緩慢沈下的壓力或在肌肉上横過的動作(例如寶雲沿脊柱兩旁的「移動」動作)會刺激魯菲尼受體。
魯菲尼神經受體的刺激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戰鬥或逃跑)活動減少,從而有助於副交感神經系統進行。就是這樣,這些緩慢的「移動」不僅有助於治療師所觸及的肌肉部位或組織,而是使整個身體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也因此有很多人會在治療期間睡着了。
湯·寳雲(Tom Bowen)曾經說過在最初的腰椎上幾個緩慢小滾動後,「身體已知道緊急情況已經結束」(意味着身體可以放鬆了)。
間質受體 (Intertitial receptors)
間質受體是在身體上幾乎各處都可以發現的自由神經末梢。人體的大部分神經由這些受體組成。它們既可以充當機械式受器(感受觸覺)又可以充當疼痛感受器。
我們今次主要看的間質受體是以下兩類:
•“高值”(IV型)傷害感受器,與疼痛和慢性病有關。
•“低值”(III型)受體非常敏感,對非常輕的觸摸會做出反應。
患有炎症或慢性疼痛的患者中,這些IV型傷害感受器可能變得過度敏感。這會導致強烈且長期射放訊息,從而一直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和疼痛。這類情況可以在涉及炎症或組織損傷的疾病,以及例如纖維肌痛的疾病中看到。
最好對這些神經受體進行非常溫和的刺激,以幫助傷害感受器重新正常化,並幫助減輕疼痛感。
刺激間質神經受體有助於減弱交感神經系統,從而達致寶雲治療的深層放鬆效果。這些神經感受器也會影響心率和呼吸,令人放鬆或容易睡着。
間質神經受體也會影響血壓,根據需求幫助調節血液供應。IV型受體的刺激往往會導致血壓升高,而III型受體的刺激則會使血壓升高和降低。可能會感到濕、冷,或者變暖,有些人還會在治療期間或之後,感覺四肢的血液供應有變。
高爾基體受體 (Golgi receptors)
高爾基體受體(或高爾基體腱器官 golgi tendon organs)感知肌肉張力的變化。這些受體存在於所有緻密的結締組織中- 在連接肌肉與骨骼的肌腱,韌帶和關節囊上的位置。
高爾基體受體位於肌肉內部,因此刺激它們會對姿勢產生深遠影響。又因為它們位於堅韌的肌腱,所以,與距離皮膚表面較近的肌腱相比,反應時間更長。
寶雲治療師會在靠近骨骼的肌腱上進行「小移動」從而影響高爾基體受體。這些「小移動」是跨纖維的,接近於肌肉的起點/止點,並且通常比較堅實的,例子有在繩肌的點或平衡骨盆時的內收肌或尾骨旁韌帶上的寶雲滾動。這些滾動也傾向使用大點兒的壓力,感覺堅穩些的力度。又由於它們的反應時間較慢,因此通常會在做完一個寶雲滾動後需要長少許(多幾分鐘)的休息(等待)時間。
腳部足底筋膜中也有高爾基體受體,因此,如離床時用雙腳著地,也會刺激高爾基體反應。嘗試每天早上以這種方式起床來刺激那些高爾基體受體,這也能幫助改善身體姿勢。
帕西尼受體 (Pacino receptors)
帕西尼受體在皮膚深處且靠近骨的位置,因此需要更大的力度。在快速的壓力或有節奏的滾動下,它們會有最佳的反應。這些受體多在按摩和整骨療法之類的療法中(而不是在寶雲法療中)受到刺激。
帕西尼受體在本體感受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它有助於協調動作,並有助於身體穩定性。
但寶雲的某些滾動確實會對帕西尼受體產生影響,例如寶雲在膝蓋周圍滾動拉動,尤其是衝擊帕西尼受體,有助於恢復穩定性和平衡感。
所以,您感到放鬆,但您的神經感受器則是活躍:
我們從您的背部開始做這些拉推滾動,非常輕柔地推動着並越過那脊柱兩旁的肌肉,刺激魯菲尼神經末梢發訊息,間質神經末梢也「享受」着這非常柔和的滾動。
隨著這些神經受體促進副交感神經系統,您可能是開始放鬆或想睡的時候 。讓自己放鬆,而不是對抗它而保持清醒。讓神經感受器與大腦進行對話,而不是拋掉或抗衡這放鬆訊息而忙着想着下一陣子離開後要做的事情。
您可能會注意到,隨著您感到鎮靜安寧,你的血壓可能開始產生變化。有些人感到寒冷,或皮膚「濕濕地」,而另一些人則感覺溫暖。這就是間質性受體在發揮作用。隨著寶雲「小移動」影響傷害感受器,疼痛感開始明顯減輕。
請不要要求更大的力度,以使您自己“感到滿意” – 那些魯菲尼神經末梢在大的力度下不會做任何事情,而間質受體也不會受影響而正常化。如果太用力或有肌肉受壓的感覺,只會影響到其他神經受體,而肌肉也可能收縮而不是放鬆,因為它們會用力去扺擋多餘的力量。
如果您的問題是姿勢,治療師可以在靠近骨頭的肌腱上進行更有力的滾動來幫助您。
當您現在知道這些高爾基受體傾向於與大腦用較長時間緩慢地交流時,你應該享受寶雲滾動後那長一點兒的等待/休息時間。
治療結束後,我們將雙腳合併放下着地。那樣,離開後,那些高爾基體會不斷發訊息並繼續幫助您保持正確的姿勢。
不同的寶雲滾動,影響不同的神經感受器;不同的壓力,有着不同的影響...
您沒有任何感覺嗎?神經感受器其實正在做他們的事情,即使您的腦裏沒有感覺到,您的身體也會感覺到...